来源:金华新闻网 作者:刘小红 杜倩倩 通讯员 朱王件
本报消息(报道组 刘小红 杜倩倩 通讯员 朱王件)昨日,东阳喜滋缘工贸有限公司崭新的三层厂房内一派忙碌景象。该公司总经理何国平说:“现在是生产繁忙期,要不是低效用地清理坚定了我们改造厂房的决心,恐怕这几个月因场地限制损失不少。”
喜滋缘公司位于东阳市巍山镇,2012年通过受让土地开始经营,但厂房破旧且利用率不高导致产能低下,亩产税仅为0.77万元,被认定为低效用地。“四破”整治开展以来,该公司迅速完成1万平方米旧厂房改造。新厂房建成后,两条新增生产线立即上马,产能大大提高,仓储空间不足难题也迎刃而解。今年7月该企业亩产税已达3万元,正式脱去“低效用地”的帽子。
2013年底开始,东阳全面排查工业企业产值、税收、用地、用电等项目并建立“一企一档”,通过对6307家企业的调查,排查出发展空间不足、内生动力欠缺、资源要素利用效率不高企业937家,占地10259亩。“四破”整治开展以来,相关部门和镇乡街道已对786家企业制订定“一企一策”整改方案,综合采取收回国有土地使用权、责令限期整改并收取保证金、国有土地使用权转让、法院破产处置、改变用途等措施,盘活低效用地近万亩。
位于白云街道的东阳市万盛涂料工业有限公司所占的33亩土地中,有10亩因历史遗留问题一直闲置,成为低效用地企业。“四破”专项整治启动后,街道工作人员全力帮助企业解决难题,一幢3600平方米的三层钢结构厂房在闲置土地上建成。法人代表蒋盛阳告诉笔者:“这块土地利用起来以后,就可以引进新的冷风机生产线,明年年产会超过3万台。”
“四破”工作开展以来,东阳及时研究出台违法建筑处置办法、低效用地处置办法、城区低效企业“退二进三”政策、红木家具企业准入政策、集体违建土地拆后土地流转使用办法等相关政策,为推动企业转型升级提供了政策支持保障。截至11月底,东阳市共处置僵尸企业12家、面积354.14亩,处置围墙圈地企业43家、面积1152.46亩,处置低效企业281家、面积5162.3亩,取缔低小散企业200家,收回土地1359.02亩,盘活土地1804亩,消化批而未供土地1901亩,成功倒逼一批低小散企业转型升级。